实施双重保障,强化健康服务
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内部环境
碑林区为老人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,老人意外受伤最高可赔付4万元,领取一次性骨折津贴1000元,住院期间每日可享受30元住院补贴,通过保险理赔,减轻了老人意外受伤就医带来的经济负担。通过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,与10521位老人签订了服务协议,组建74支全科医生团队,提供入户巡诊、健康咨询、预约专家、上门送药、慢病随访、康复指导等服务,帮助老人解决慢病护养、健康生活难题;完成65岁以上老人免费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42903人,陪医就诊3000余人次,提供紧急救援服务,及时将老人送院救治,为老人生命安全护航。
探索“互联网+”,推进智能建设
碑林区加强数据管理,设立碑林区老年人信息服务中心,建立老年人信息数据库,引进6家专业社会组织,辐射服务网点31个,发挥嵌入式养老信息化、智能化优势,整合各类服务资源,向居家老年人提供就近就便上门服务,形成了助老服务“15分钟生活圈”;免费发放设备,累计发放老年手机、智能腕表1742个,通过电子呼叫服务和转介服务,实现居家老人“六助”服务需求“一键呼求”,健康数据、活动轨迹、定位安全等信息实时掌握;提供服务支撑,将社区办公信息和社区周边交通、商户、银行等便民信息汇集成册,印制成《民生服务手册》发放给老人,做到“足不出户、乐享生活”,“没有围墙的养老院”基本形成。
引导社会参与,强化精神关怀
日间照料中心内部环境
碑林区整合助老服务资源,广泛动员志愿服务,不断充实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。培育发展社会组织,成立陕西省首家区县级社会组织培育孵化平台,孵化培育为老服务社会组织9家,成立社区社会工作室10个,实施为老服务项目17类,开展助浴、助餐、助急、助医、助行等40余项服务,为嵌入式养老服务提供了基本支撑。推行为老志愿服务,组织志愿者以结对服务或计划性服务方式,定期组织心理辅导或精神慰藉活动,开展健身比赛、书画展、健康讲座等文体活动,实现“老有所为、老有所乐”。积极发展社会公益,发起“邻里守望行动”“爱心大家帮”等公益活动,先后有40余家爱心企业(商家)、14万名注册志愿者参与,涌现出长青餐饮企业、市第一医院、陕西公羊会、一元关爱等爱心公益群体,敬老爱老助老蔚然成风。
下一步,碑林区将进一步完善嵌入式家庭养老服务机制,重点在细化服务举措、拓展服务内容、扩大覆盖范围、强化服务监管、提高服务质量上下功夫,将政府兜底保障与强化社会服务保障有机融合,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服务需求为出发点,提高服务水平,让老人居家安养的幸福指数不断提升。